东方快讯

洗净天空飞彩凤——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护航“非遗”特色产业发展侧记

热点 来源:晨报之声 5808℃

国晨报山东讯(特邀记者 李久彪 通讯员 徐西江 葛倩)山东省郯城县是古郯国故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出木旋玩具、鲁南五大调和柳琴戏等58项国家、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木旋玩具、中国结艺、木版年画、挂门笺、二胡制作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抢抓机遇,再现活力和生机,形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近年来,郯城县人民法院坚持传承、保护、服务并重,通过司法建议、源头解纷、普法宣传等多项举措积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用司法甘霖洗出一片明朗、洁净的天空,任由“非遗”特色产业彩凤翱翔,一飞冲天

司法建议,为产业排忧解难

郯城县港上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旋玩具”自明代起至今相传15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红花镇的“中国结”不仅是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全镇有大型“中国结”加工企业10余家、生产专业村18个,辐射带动一万七千余户从事“中国结”加工生产,销量占全国份额70%以上,年产值18亿元。然而,随着这些“非遗”产品消费热度升温,一些商家为了“蹭热度”“赚快钱”,开始打起“复制粘贴”的“歪主意”。

郯城法院调研发现,木旋玩具、中国结、剪纸等“非遗”产品多通过互联网销售,许多新的设计成果刚一上线销售,就被不良商家窃取、模仿、抄袭,从而形成恶意竞争,严重侵犯原创者的利益。由于传承人和从业者知识产权意识欠缺和相关部门跟踪服务、保护缺位,“非遗”产业在生产经营中产品被模仿、设计理念被抄袭等情况时有发生,对“非遗”的传承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郯城法院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商标管理、商贸行业管理等职能的主管部门及“非遗”产业人各有侧重地发出4份司法建议。司法建议发出后,县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及时予以采纳,并针对司法建议制定了明确举措,全力做好管理和指导,及时进行知识产权登记,营造重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非遗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司法建议开出了保护“非遗”产业的一剂良方,也吹响了依法保护“非遗”产业的集结号,在辖区营造了“齐心护传承,合力助发展”的浓厚氛围。

1.jpg

法治护航,让产业顺风顺水

红花镇苍烟子村的徐驰和陈萌是表兄妹,二人合伙在网上销售中国结,直播电商经营得红红火火,每天都有近2000单的业务量。然而,在经营中也曾因为不懂法,险些吃了大亏,二人在一笔16万元的交易中,签订合同时出现漏洞,购买方收货后迟迟不愿支付货款。

诉讼过程中,法官依据其他证据锁定交易事实,依法帮助二人追回损失。徐驰说:“做电商面对的是全国的大市场,合法经营和法律保护太重要了!遇到法律问题,郯城法院就是我们的靠山。法官没少给我们出主意,如今我们依法闯市场,没有后顾之忧,路子越走越宽!”徐驰的话代表了当地200余家非遗产品电商的共同心声。

为高效化解涉“非遗”产业的各种矛盾纠纷,为“非遗”经济撑起一片明朗、洁净的天空,郯城法院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模式,融合社会多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7月,联合郯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非遗”保护调解中心,聘请6名具有“非遗”保护经验的特约调解员,和法官一起将非遗文化与司法调解创新性融合,推进非遗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保护“非遗”传承人权益,助力“非遗”产业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在“非遗”产业集中的郯城街道、港上、李庄、庙山、红花、高峰头等乡镇设立“法官驿站”,委派干警定期到驿站值班解纷;选派干警到庙山镇二胡专业村乐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零距离为“非遗”产业提供司法服务;积极推行“法官+巷长+N”基层解纷模式,充分发挥法官的专业特长和巷长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在“非遗”产业集中的乡镇村街就地联动开展调解工作,缩短矛盾化解半径。“专业调解”与“联合调解”相结合,目前已联合调处涉“非遗”产业纠纷260余起,涉及金额1200余万元。

精准服务,为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非遗产业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郯城法院根据“非遗”产业分布把辖区划分为7个责任片区,指派法庭庭长担任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责任人,牵头做好司法联络、前端治理、证据固定、纠纷调处、普法宣传等工作,全力实现对“非遗”从业常态化、网格化司法保护。开通涉“非遗”从业纠纷审理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快立、快调、快审、快结,高效化解涉“非遗”产业交易纠纷,将法律保护贯穿整条“非遗”产业链。通过调解纠纷、座谈走访、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为中国结、木旋玩具、二胡、挂门笺、杞柳编织等“非遗”传承人和企业提供靶向式、精准化的司法服务。

“如何依法保护‘非遗’知识产权?”“涉及‘非遗’产品交易合同签订和履行,企业面临哪些常见的法律风险点?”近日,“非遗”保护法律课堂在郯城法院一号审判庭开讲,来自全县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产业企业负责人、加工业户代表同坐一堂,认真聆听郯城法院法官的法律知识讲座。在课堂交流环节,与会人员不时提出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法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解答,并就如何解决争议纠纷等给出意见建议,为企业依法依规经营、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开出“法律良方”,精彩授课赢得了大家的纷纷点赞。

2.jpg

为全面优化“非遗”产业法治营商环境,郯城法院组织法官深入走访辖区“非遗”企业、行业协会、加工作坊等,围绕设计、制作、销售三大环节,对合同签订、运输、仓储等环节易引发纠纷的情况进行摸排,建立“一项‘非遗’一名法官”联络对接机制,“一对一”排忧解难,“ 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沟通衔接。2023年以来,共走访“非遗”企业120次,从业加工户300余次,量身定制“非遗”法律明白纸4000余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20余件。通过“走出去”上门培训、“请进来”旁听庭审,瞄准“法”字做文章,围绕“传承发展”下功夫,提高非遗传承人对版权、专利、商标的主动保护意识,为“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们插上了一双“法治翅膀”。

洗净天空飞彩凤,打破樊笼任鸟飞。郯城县以木旋玩具、中国结、柳编、二胡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郯城县人民法院的司法助力下,随着法律元素的不断注入加持,郯城非遗特色产业正在以健康向上的大产业姿态,一路走“红”,全线飘“红”,编织着一个富裕美好、稳定祥和的特色产业梦。

图片说明:

图一、图为郯城县人民法院法官在红花镇中国结企业进行法治宣传和法律指导。

图二、郯城法院院长滕厚峰到杞柳编织企业走访调研,了解“非遗”产业司法需求。

责任编辑:李久彪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洗净天空飞彩凤——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护航“非遗”特色产业发展侧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